今天是
健康知识
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健康知识

“毒” 是百病导火索!身体里常见的这6种毒素,中医教你排掉它

2025-05-06 11:47 来源:元江县中医医院 发布人:赵春艳 浏览:

  在“养生圈”里“排毒”这个话题的热度很高,从“排毒养颜”到“淋巴排毒”“经络排毒”,还有各种号称能“清宿便”的产品,无一不是在“毒”上做文章。大家热衷于排毒,可不少方法却是错的!

  在中医里,“毒”究竟是什么呢?真正的“排毒”方法是什么?中医专家帮大家破除“毒障”!

  中医的“毒”是什么?

  中医学理论中的“毒”,可以归纳为特殊的、具有强烈致病作用的各种致病因素,分为“外来之毒”和“内生之毒”两种。

  1.外来之毒

  六淫邪气之毒:即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本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,但当它们异常变化,就会引发各种疾病。

  疫疠之气之毒:疫疠之气,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致病性,在历史上曾多次引发大规模的疫情。

  环境毒素之毒:如空气污染、水污染、食品污染等,通过呼吸道、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,损害我们的健康。

  2.内生之毒

  即脏腑功能紊乱、情志失调、气血经络郁阻等因素,导致病理代谢产物蓄积而生的毒。

  身体里常见的六种毒

  人体脏腑如同精密协作的团队,维持着身体正常运转。一旦平衡被打破,就会产生“毒”,危害健康。

  1.肝失疏泄之毒

  原因:长期压力大、情绪差,导致肝气郁结。

  症状:胸胁胀痛、月经不调等,还可能化火,导致口苦、头晕。

  应对:泡佛手玫瑰茶喝,常练太极拳“云手”动作,每天按揉太冲穴和行间穴。

  2.脾失健运之毒

  原因:饮食不规律,脾负担加重,导致积食生痰湿。

  症状:腹胀、口臭、身体困重。

  应对:喝山药薏米粥,练八段锦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,多按足三里穴和阴陵泉穴。

  3.肾失封藏之毒

  原因:房事过度、久病伤肾,肾封藏失职。

  症状:出现腰膝酸软、水肿等。

  应对:可通过喝枸杞芡实粥,练站桩功,按揉肾俞穴和太溪穴改善。

  4.心失所养之毒

  原因:思虑过重、饮食不节、情绪波动大。

  症状:心血不足,会出现心悸、失眠、多梦、健忘等。心血瘀阻时,会引发胸痛、胸闷。心火亢盛时,会出现心烦、口舌生疮

  应对:建议喝莲子百合粥,心火盛时喝竹叶心茶,练习静坐冥想,按揉神门穴和内关穴。

  5.肺失宣降之毒

  原因:外感邪气侵袭肺部,肺气不宣。

  症状:咳嗽、咳痰,还会影响水液代谢。

  应对:喝雪梨川贝汤润肺,风寒咳嗽喝紫苏姜茶,练习呼吸吐纳法,按揉肺俞穴和膻中穴。

  6.内伤七情之毒

  正常情绪反应若过度或持续,也会生“毒”,如:

  过喜伤心之毒:过喜会心气涣散,致心悸、失眠。可喝莲子百合粥,练静坐冥想,按内关穴和神门穴。

  过怒伤肝之毒:大怒伤肝,引发面红目赤、头晕,长期愤怒影响脾胃。喝菊花决明子茶,练习怒目圆睁动作,按太冲穴和肝俞穴。

  过思伤脾之毒:思虑过度伤脾,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。喝大枣山药汤,练八段锦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,按中脘穴和足三里穴。

  中医推荐这些“排毒方法

  1.运动排毒

  养生功法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,它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呼吸方法,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,增强脏腑功能。

  除了前面提到的太极拳、八段锦等,还可以尝试五禽戏。

  2.穴位排毒

  人体的穴位就像一个个“健康开关”,通过按摩这些穴位,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,预防和治疗疾病。

  除了前面提到的各个穴位,还可以在睡前按摩涌泉穴,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,增强身体的抵抗力。

  3.睡眠排毒

  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时间,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,容易引发各种疾病。

  保持充足、有节律的睡眠,也是促进身体排毒的好方法。

  4.情绪排毒

  要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过度焦虑、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。可以通过听音乐、看电影、旅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,缓解压力。